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,尤其是青年人才红启网,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与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本报告聚焦2022 - 2024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(国资计划A档)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、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这三类青年人才项目的资助数据,深入剖析全国高校的申报获批情况,为高校优化人才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。
青年人才资助项目简介
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(国资计划A档):由人社部等设立,旨在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,资助额度和规模随时间调整,2024年资助额度为每人每年28万元日常经费,另加8万元科研资助。
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:中国科协2015年启动,支持32岁以下青年人才,三年资助45万元,2024年新增博士生专项计划。
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:覆盖自然和社会科学,自然科学资助8万元,社会科学5万元,是博士后科研启动的重要支持。
各项目获批情况
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(国资计划A档)
地区分布:北京、上海高校表现突出,江苏、广东等高教强省优势明显,全国26个省市有高校获批。
展开剩余85%高校统计:北京大学(89项)、清华大学(87项)领先,非“双一流”中南方医科大学(6项)表现最佳。
学科分布:临床医学(139项)、生物学(84项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78项)位列前三红启网。
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
地区分布:北京高校一骑绝尘,江苏、上海等7个省份获批超50项,28个省市有高校获支持。
高校统计:北京理工大学(76人)、清华大学(71人)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(67人)居前,非“双一流”中首都医科大学(16人)领先。
学科分布:材料科学与工程(179人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105人)、临床医学与控制科学与工程(各81人)表现突出。
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
地区分布:北京、广东、上海、江苏优势显著,31个省市有高校获批,湖北等7省市超500项。
高校统计:清华大学(961项)、上海交通大学(774项)、浙江大学(719项)、北京大学(706项)领先,非“双一流”中南方医科大学(333项)等表现优异。
学科分布:临床医学(2701项)、生物学(1288项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1026项)位居前三。
总结红启网
从各项目获批情况来看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省市的高校在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中占据明显优势,形成第一梯队。在学科方面,临床医学、生物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多个项目中均获较多资助,展现出较强的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潜力。高校需依据自身优势,优化人才政策,加强优势学科建设,以更好地培养和吸引青年人才,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红启网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